公婆睡了,我就打开柜子,拿出来再看。
那份依恋之情,很苦,又不好说。
就在我整理行装要由马德里去加纳利群岛的那一个黄昏,先生的二哥夏依米偷偷跑到这 房间来,悄悄的从毛衣里面掏出一本册子往我箱子里面塞。
我问他是什么东西,他赶快“嘘”了我一声,说:“不要再问了,妈妈就在厨房,你收 了就是,去加纳利岛才看,快呀——不然偷不成了。”
我也很紧张,赶快把箱子扣好,不动声色的去厨房帮忙。
回到加纳利群岛,邻居、朋友们热情的跑来见我,那时我正在经过“流泪谷”,见了人 眼睛就是湿的。后来,干脆不开门,省得又听那些并不能安慰人的话。
热闹了快一个星期,朋友们才放了我。
就在深夜的孤灯下,我拿出了二哥偷给我的手册。一翻开来,一个好可爱、好可爱的小 男孩的登记照被贴在第一页,写着“荷西,马利安·葛罗——小学一年级。”
我慢慢的翻阅这本成绩簿,将一个小学生看到高三——我认识荷西的那一年。
再去看他小时候的成绩,每一次考试都写着——“不及格、不技技技技技格——”然后 再去看补考。好,及格了、技技技技技格了。
我的先生和我,在他生前很少讲到学业成绩这种话题,因为荷西非常能干,常识也够丰 富,我不会发神经去问他考试考几分的。
看见他小时候那么多个不及格,眼前浮现的是一个顽皮的好孩子,正为了那个补考,愁 得在啃铅笔。
在我初二休学前那一两年,我也是个六、七科都不及格的小孩子。
想到这两个不及格的小孩子后来的路,心中感到十分欢喜和欣慰——真是绝配。
第一个奴隶
读者一定会感到奇怪,照片中明明是一个双面鼓,怎么把它混错了,写成了一个人呢。
鼓的由来是这样的:
有一回先生和我以及另外几个朋友,开了车远离沙漠的小城——阿雍,跑到两三百里外 的荒野里去露营。沙漠的风景并不单调,一样有高山、沙丘、绿洲、深谷。
在这些景色里,唯一相同的东西就是成千上兆的沙子。
我们每回出游,必然在行李中放些吃不死人的普通药品和面粉、白糖这些东西。这并不 为了自己,而是事先为了途中可能经过的沙漠居民而备的——因为他们需要。
就在我们扎营起火的那个黄昏,一个撒哈拉威人不知由哪里冒出来的,站在火光的圈圈 之外凝视着我们。与我们同去的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