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买零食的速度,去书店买了本参考书,差点没赶上下一节课,好在,我还喜欢运动,勉勉强强的在上课铃声结束前赶了回来,也幸亏手上拿的是参考书,不然,还不知道要被老师盘问多久。
有惊无险,后来呢,我也就不出所料的开起了小差,只记得那节是历史课,其它便不记得了,反正满脑子的“抟扶摇羊角而上”。虽然有些不堪回首,但这的确就是,我与庄子比较正式的开始。
自顾自的研究完逍遥游,然后又兴致勃勃的买了一本庄子,又是很巧的翻到了小学时看到的梁濠之辩,也就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故事。这时再看可就不是少时的草草了事,反倒是颇有味道。
与《逍遥游》中所述的鹏鸟翱翔于天地,可却终有所束之假逍遥,和圣人无拘于己的真逍遥相比,梁濠之辩更加强调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物我一致的境界。
这在我看来就有点像小僧的诗“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或许参禅对我们而言,却有其距离,那我们可以换个概念,把参禅改做年龄。
小的时候,啥也不懂,无忧无虑的,整日里除了与玩伴们玩,便是自己独乐,那时,看见山会想到老虎狮子,看见水会想到青蛙小鱼,而这只是表象,事实上只有我们把山水当做山水,才能自然而然的想到与山水相关的事物。
等到了中年,在浮世中也算小有颠簸,人与人之间的情仇爱恨,时时刻刻都萦绕心头。或是为爱,又或是为财,心里总是有这样那样放不下的事。这时,哪还有什么闲心看山看水,即便是偶有闲暇,去看上一看,也多半是心里在想事。
看着山,学子们又想起了那如山般的作业,工薪族又想起了如山般的房贷车贷,而看着水,痴男怨女们又想起了那如水般的红尘,这时,又何来山水可言,有的不过是人类情感的外放。
给句诗大家自己体会下“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是啊,大自然的死物又怎会多愁善感,还不是因为人在作祟,诗人笔下那些会哭会笑的花草树木,山山水水,其实就是诗人自己啊!
时间不断流逝,不久我们便老了,或许是有些快,可这就是时光,等人老了,经历的事情就多了,也就知晓了生命原来除去生命都不重要,少时的大志向,大追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