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最初的稚嫩走向成熟,它竟变得得心应手,更加理所应当。如果说曾经麻木的根源是年少无知,那么现在麻木的根源便是习以为常。
在马哲中,事物总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可麻木是个例外,由曾经到现在,甚至未来,麻木都未曾改变,它只是由过去的张狂变得收缩自如。
它收敛了明显,混淆了清晰,可能在将来麻木还会成为潜意识的习惯,可麻木从根本上是没有变化的,这些不过是它的形式变化,而它的本质仍是麻木。
麻木的本质是以兽性为基础存在的人性,人因理性而区别于兽,因感性而终困于兽,在理性缺失,兽性膨胀的时段人就会麻木。
而人类引以为傲的复杂情感变化,便是理性缺失的根源,情感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人是情感动物,所以麻木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是人便会产生麻木。
我最近一次接触到我所能感知的麻木,是来自于我的一次乐善好施。排除极端心理,一般来说,相对强势者总是乐于向相对弱势者施与帮助,不论是为了满足虚荣,还是真正的善良,人类对于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援助,总是不吝啬的,我也不能例外。
上个周日的晚上,大概八点的时候,我和我的母亲在商场购物,由于口渴,我便去了商场附近的一家奶茶店,点了一杯原味奶茶,以便解渴,奶茶制作是需要时间的,在等待奶茶的制作中,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向我走了过来。
起初我是没有注意到他的接近,作为一个文人,我总是保持思考,对于周边事物的变化,会有选择的忽略,直到老者说明了来意,我才注意到他,目测大概有七十岁,很是瘦弱,他向我讨要一顿饭钱。
见他可怜的模样,我意外的心软了,我打算做点什么,这丧失了理性的冲动,被感性支配着,那一刻我必须做些什么,我一定要做些什么,至少我要做点什么。
可那一刻,我永远都不会知道,接下来我所做的事,会使我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到我内心深处的麻木。
我开始摸索我的裤子口袋,因为当时只有裤子是有口袋的。不幸的是,在这个移动支付普遍的年代,裤袋已经很少有机会接触现金了。
显然,这个机会不打算在这一次消耗。我的身上除了一部智能手机和手机里不多的电子货币,我确实算得上是一无所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