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郭琳温暖的时候,却听王允叹了一口气:
高顺有着超出同僚的沉稳,但到底不善言辞,这番动作让王允哈哈大笑。
郭琳赶忙解释:
他边上的侄子郭淮看出了叔叔的不安,主动请令:
“叔父,我带几骑先去探探。”
但时间一点点过去,却仍然不见王允车架的影子,这个时候郭琳已经有点焦躁了。
也正是如此,郭琳就越发明白了,纵然是他和王允关系莫逆,但还是要顺着此人,摆清自己的位置,将他捧在上面。
而如王柔、王泽二人就是出自晋阳王氏,为豪门。
远远的,郭琳就看见王允那高大健硕的身影正立在头车上,连忙就要伏拜。
就在郭氏叔侄说话的空,南面的直道上卷起一阵尘土,一面天子特赐的节度正迎风飘扬,十余架车马乘舆正向着驿站这边驶来。
这种窒息感突然又被王允打断:
“你也不用忧伤了,这是叔优自己做事粗疏,行事不密,怨不得他人。却相反,你这里倒是打得不错,我这次来这里就是要看看阳曲防线到底被你经营到何程度了。”
“荀关长还守在前线并没有下来,而这位是我军中校尉高顺,掌我八百‘陷阵’。”
但郭淮却说出这样一番话:
臣子中能做到像王允这样的,怕也是不多的。
而现在呢?荀成为了守关隘,竟然能自己的亲侄子都能杀,这就是决弃自己的家族啊。
要知道郭琳这会可是甲胄在身,全身上下加起来少不得二百多斤,但却被王允一把抓握起来,可见王允昔日有冠绝太原的骑射本事,怕真的不是吹嘘。
不过郭琳也不打算去深究这人有什么样的动机,他现在主要的任务就是接待好王允。
有了高顺的珠玉在前,王允又将其他一些将领夸了一遍,整个气氛非常融洽。
王允的身份很特殊,他是太原豪势、并州军、关西朝廷三方势力共同信任的人。
“王子师此人为人方正、大公无私,是对汉室真正忠心者。也正为此人刚正,所以才有如此诽谤。将军起兵南下是为汉室,而日后能于乱世保国者,我看朝廷兖兖诸公皆是保家者,能为汉室不顾他者,为此人。将军且信之,任之。”
王允自诩有识人之能,一见之就知道这是一员良将,遂笑问:
“俊卿,你身后这军将是何人?难道就是守得沂口的荀成?”
就在郭琳伏在地上想那么多的时候,一双粗壮有力的大手抓在他的肩膀上,然后一把捞他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