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们和西村里少有的几户贫下中农都极力称道他为人忠厚,他因此也事事顺利,他的儿子林士杰继承了父亲的传统,解放后师范毕业,当了菲镇中学教师,还入了党。这位林老师不仅学问好,人也好,他有个远方亲戚的女儿林诗燕,因自小没有爹娘,他就把她领养过来,供她上学读书。林诗燕模样俊俏,机灵聪明,就是有点儿娇气,但那种古怪的娇气却给这闺女身上频添了几分个性。林家同样因为领养了这个女孩儿感到脸上有光。
菲村人都说:菲村这些闺女以后一定会出息非凡,都是沾着新社会里男女平等的光,也有人说是沾了美人坡的仙气,才会有这些才貌双全的美人坯儿。虽说菲村里新一代人都是阴盛阳衰男娃比不上女娃,但不管怎样,闺女家有些造化,总该是菲村人的自豪,这些新一代的女儿家成了菲村人的掌上明珠。
值得一提的是那个方生,他姓辛,本是个外来户,他能上学读书是世代贫困大字不识的菲东村人里的头一桩新鲜事儿。他是东村唯一的一名中学生,他家也是东村中唯一的一户富裕中农人家。他的父亲在十八岁那年随祖父从江苏迁居到菲村,因为做小生意,有了些经济。但是这家人命运不济,1948年刚买了田盖了房,第二年就闹解放,第三年又逢上土地改革运动,不仅被收了大部分土地房产,还落了顶“富裕中农”的帽子,这富裕中农虽不属“地富反坏”,但与贫下中农就不能同日而语了。实际上到辛方生上学读书时,他家里只剩下两间草屋,早已是一贫如洗了。
美人坡(二)(3)
刘湘如
不管怎么说,菲村生产队如今有了一批有出息的后代子孙。乡下人说:菲村就是菲村,无论怎样改朝换代,这里总会冒出些人来。只是菲村人有时候自己反倒会纳闷:为什么从菲村的东村和西村,再到菲镇,再到菲城,单是一条菲河上下自古以来就随着人世变化,分辨出不同的人与人之间的等级阶层来?莫非一切都是天经地义么?
美人坡(三)(1)
刘湘如
春天终于悄悄地降临到菲河两岸,菲河沿岸的青麦稀稀拉拉地扬起点点花穗,油菜地里飘起了阵阵清香,岸边的柳树一排排披起了金丝,有如窕窈的淑女扭动起腰肢,向村头幸存的人们频频招手,增加了人们活下去的希望。
晚上,方生伏在病床上复习功课,敞开的窗户飘进春的气息,许多人家仿佛都在忙着备耕,那一阵阵索索的脚步声敲击在方生的心头,他感到一丝惬意。他的耳边还不时传来吱呀
的开门声,仿佛大人们为战胜饥饿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