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堑彼吹角睾旱恼倩降氖焙颍鸵欢ɑ岵淮切量嗟刈匪婀ィ呐滤氯谌巳褐校詈笏裁挥姓业健?br />
接下来的大学时代,我和童超之间也没有更多的下文。
我很感谢童超,他帮我结束了一段没有明天的恋情,还帮我出了来回的船票钱。在1992年,我们一个月生活费只要100块钱就足够的时候,童超那一趟为我花了差不多200块钱,这是很昂贵的一笔支出啊!到今天,想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仍然觉得我在当时占了他很大的便宜。同时,我仍然认为,童超是难得一遇的好人。
但我深知,如果我这个时候接受童超一定不是因为我爱他。
那个时候,我还是非常相信有一种可以要命的爱情的。我在等它。
我不要披着爱情外衣的别的什么感情。
有一种病毒叫爱情。我中毒很深。
我知道,只有以毒攻毒。
所以,我的大学四年,看了无数的爱情小说,我假想小说里面那些甜言蜜语就是一个我心仪的人从某一天开始起要对我做的一切功课。我天天预习着,期待着,还自己写些小破文章,不断强化着、演义着。
我顽固地剥夺了童超同学在现实中来给我表演这些小说细节的权利。
自然,在毕业的时候,童超最后离开我的表情,很是忧伤。
混着混着,四年就过去了。现在回顾这段大学岁月的时候,不用“弹指一挥间”这样的表述,实在是对不起祖先们辛辛苦苦为我们生字造词、锻文造句。
我们很快就毕业了。校方总是让学生太太平平地毕业。四年前是欢迎四年后是欢送,那样的有始有终。
不太平的肯定是我们。我们也没有别的创意,只能串门、吃饭、喝酒、借酒装疯,无边无际地传播着感伤和伤感,变着法子让那些没有一点理由就不敢流的眼泪一点也不保留地都撒在了校园里。为什么学校的大操场的草坪总是不那么郁郁葱葱呢,就是一届一届毕业生的泪水把它泡成了一块盐碱地啊。加上中国的环保措施从来是执行乏力,相信迟早有一天它会寸草不生的。估计在我有生之年就可以看得到。到后来的大学生,他们在上学的时候就会上网了,相互交流得很多之后,他们决意摈弃了“伤感”这种很过时的用词,启用了“郁闷”——我学中国语言文学的,不得不感慨他们对文字的把握真是贴切到位,一个“郁闷”,就更传神地诠释这种有泪没泪都要让自己的心以流泪的方式来累一把的状态了。
毕业了的时候,是记忆最泛滥的时候。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