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的首要出路的风气是分不开的。那时中专技校还不普遍,升高中、考大学
几乎是就业的唯一出路。家长们对孩子的压力自不必说,对学校的压力也很
大。评价学校的好坏往往只有一个指标:升学率。责任心强的老师们想尽一
切办法让学生们把心思集中在学习上。什么打扮、早恋一类的事都在禁区之
列。
有一天课间操的时候,邻班的班主任对一位女生的装扮不满意,因为她
把长发分成两半,搭在胸前,还分别系了蝴蝶结。不久前有一部电影中一位
“崇洋媚外”的女阿飞就梳了这样的发式。只见那位班主任气愤地大声说道
“李××,你就爱打扮,今天竟敢梳了这样的阿飞头来上学,不成体统。你
现在就回教室去,把头发重新梳好!”众目睽睽之下,那位女生抹着眼泪跑
开了。
这件事总让我心里不是滋味。那位班主任固然恨铁不成钢,而且她的逻
辑可以被当时的社会所理解。但为什么一定要当着全校的面?一个女孩子被
当众斥为“女阿飞”,心里会怎么想?我们可敬的班主任,大概没怎么想过。
多年之后,当她翻开毕业生纪念册,品味桃李满天下的喜悦,是否也会后悔
曾如此简单地伤害过一个学生。
有时,回想起学习+学习的中学时代,我也会产生一些遗憾:六年,目
标是一个接一个的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六年的喜怒哀乐只为了教室
墙上那一张张成绩排行榜;男生们因为成绩常不如我,而与我保持“纯学术
关系”,使我偶尔的那么一点儿少女的惆怅,也不留痕迹地错过了。这一切
让我对自己的“花季”颇有些伤感。以致于后来母校请我回去给师弟、师妹
们作报告,校长提议我谈谈不要早恋的问题,我推脱说“我没有这方面的经
验,还是不讲大道理的好。”
我曾因此很羡慕美国的孩子,他们没有太多的功课压力,有大量的时间
从事户外活动,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不比我们幸运吗?在纽约,我遇到一
位公立中学的老师。她年过半百,一生从事教育。当我们谈起中学教育的问
题,她深有感触地说“近些年世界上进行的中学生知识水平测试中,美国学
生总落在后几名。美国的未来靠他们怎么行?我们过去总批评亚洲一些国家
对学生管理太严,功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