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不对它产生期望。
只爱一点点
每当我期望和李敖达到合一的境地时,却总是发现他仰望天花板上的那一片象
征“花花公子”的镜子,很认真地欣赏着自己的“骑术”,当时我心中的失落,是
可想而知的。白天他写作,我喜欢坐在他的大腿上和他撒娇,逗他开心,晚上入睡
时,我喜欢搂着他,和他相拥而眠。这样的示爱举动不是单方面的事,它需要流畅
的回应和共鸣,但李敖在示爱上保留而腼腆。你别看他在回忆录中把自己写成了情
圣,甚至开放到展示性器官的程度,其实所有“夸大”的背后,都潜存着一个相反
的东西。研究“唐璜”情结的精神医学报告指出,像唐璜这类型的情圣,其实是最
封闭的、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他们在表面上玩世不恭、游戏人间而又魅力十足。他
们以阿谀或宠爱来表示对女人的慷慨,以赢取女人的献身和崇拜,然而在内心深处,
他们是不敢付出情感的。对这样的心态诠释得最好的,我认为就是李敖自己在牢中
所写的一首打油诗《只爱一点点》:
不爱那么多,
只爱一点点,
别人的爱情像海深,
我的爱情浅。
不爱那磨多,
只爱一点点。
别人的爱情像天长,
我的爱情短。
不爱那么多,
只爱一点点。
别人眉来又眼去,
我只偷看你一眼。
在这首诗的后面,李敖又说了一些他对爱情的观点,替“唐璜情结”做了进一
步的诠释。
他说:“我用类似‘登徒子’(philandrer)的玩世态度,洒脱的处理了爱情
的乱丝。我相信,爱情本是人生的一部分,它应该只占一个比例而已,它不是全部,
也不该日日夜夜时时刻刻扯到它。一旦扯到,除了快乐,!没有别的,也不该有别
的。只在快乐上有远近深浅,绝不在痛苦上有死去活来,这才是最该有的‘智者之
爱’……”
上述的观点确实是李敖的精神指导原则。然而,这个指导原则完全建筑在“二
元对立”之上——只能有快乐,不能有痛苦;只能有秩序,不能有混乱;可以潇洒
地玩世,不能有人性的挣扎。
一向自视为“超人”的李敖,在人生观上其实并不超越,他和众人是一样的。
他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