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我解决了,用我的经验解决了,但是遇到另外一个问题我解决不了,我上哪求助。再就是凡是能到你那能咨询的学生、家长,素质都不是低的,相当一部分的学生素质没有到这种情况下不去咨询,咨询的人又占到多少比例,我认为比例是很低的。毕竟家长要有一定的层次才会琢磨孩子生理、心理发生问题才会咨询,而有的家长连生理、心理都不关心,就关心考什么分数,能考上什么学校,至于其他的问题都是靠后,所以我在这也是替我们老师做一个呼吁,就是希望在座的诸位专家,包括邓老师在内是不是能够给我们老师提供更多的系统学习的机会,系统学习的场所,其实老师很需要,因为这些老师可以说天天都在与学生打交道,他发现学生的问题更直接,而且做起来相对比咨询可以去找你。再一个老实说的话与家长说的话相比来讲,谁的话在学生心目中分量最重,肯定是老师,对孩子谁的影响最大肯定是所在学校的老师。家长第一相信老师的话,孩子第一相信老师的话,如果老师能够教育家长的同时又能够帮助孩子,我想这个教育是成功的。但是老师缺乏这方面的指导或者是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单纯依靠你在做这么多专家咨询我想数量毕竟是有限的,我想说的就是这么多。
张引墨:因为平时工作特别忙,北京出版社又是我以前的工作单位,来这边有很多的事情。前面各位专家的发言断断续续听得不是很完整,但是有几点有同感,第一我非常高兴邓军终于把这个书按照她的意愿很完整做出来了,我觉得做为一线的老师也好,医生也好,包括我做为对学生比较了解的记者,我觉得这样的事情都是越多越好,我们能够坐在这里谈话的机会也是越多越好。我刚才也在开玩笑,这里专家今年坐在一起至少有三、四次,其实这是大好事,因为在以前很少,至少我知道的很少。所以我觉得我们力量也会越来越强大,参与的人数也会越来越多,我们能够拿到手里讲出来的东西也会越来越丰富,这样对孩子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
前言新闻发布会记要(13)
我在《玫瑰》之后收到大量学生的来信,我觉得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我做为一个很简单的文字工作者,我可能可以表现他们的生活,或者是很靠近他们的心理想法,但是我觉得今天是很难解决他们在这个事情当中碰到所有的细节,我觉得邓军老师这本书可以很好地来解决学生这些问题,虽然不是很全面,但是在没有这本书之前又进步了一大步,看这本书我也在想也许以后学生在找我谈事情的时候,我可以有理有据告诉他们,对我也是很大的帮助,这是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