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我一直有一个很深刻的感受,就是孩子和大人,就是少年的世界和大人的世界,到目前为止沟通都有很大的难度,就是我们想教育他们的心情是如此地迫切,但是我们到底教育的程度有多高,大家接受的情况有多好,我觉得都是要打上很多问号的。对于专家来讲,就是他们专业知识是足够多或者是足够好,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两者之间距离实在是太远了。我记得在第一次《玫瑰》采访的时候,就有一个小孩告诉我,我真的不知道中国还有人关心这个事情,而且他们是研究这个事情的专家,我不知道这些专家对我有什么帮助,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可能邓军做为一个医生,在书里面谈细节的问题,同时也就是解决学生碰到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可能小孩在看故事的时候,能够得到他们想要的帮助,而且这也是他们愿意得到的帮助,他们可能会接受这些帮助,这可能是最重要的。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顾建平:《青涩时光》责任编辑昨天一定要让我代表出版社谈几句,后来我想了一下,我确实应该谈几句,但是我是想讲给媒体朋友的听。我了解并不是希望通过我来赞扬邓军老师这本书的劳动成果,而是让我讲一下我们出版社为什么要出这本书,我们有哪些充分理由出这本书,这本书有什么价值?这些话讲出来好象类似一个审读报告或者是审题报告,但是我还是愿意讲一讲。
我刚才听了几位专家的发言,大家只是发言没有讨论,是不是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大家讨论一下,我做为主办方的主人来讲,有一点喧宾夺主的意思。这本书我是星期一看到这本书,到现在为止是两天多的时间,读这个书确实是感慨万千,我首先想到一个念头就是我想把这个书寄给我的侄女看一看,后来我又想起来是寄给我的侄女还是寄给我的哥哥嫂子看,因为这不书直接给孩子看对他影响是好是坏我不清楚,是不是应该让父母先学习,然后在生活当中再引导孩子,因为邓军老师写作方法,寄给我读高一的侄女更好一些,这是我读这本书更直接的念头。今天时间有限,所谓感慨万千只能简单讲一些,就是概括讲一些我们出版这本书的理由,也就是习惯讲三句话。
第一句话就是这本书对于少男少女有利;第二句话是这本书对于时代有利;第三句话就是由前两句引申出来就是这本书对于社会有利。前不久出版《玫瑰》这本书,不到一年时间我们接到另外一本就是《青涩时光》关于青少年性心理的书,为什么我们要出?北京出版社要相继推这出两本书,我理解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孙云晓老师发言时说到的,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