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倾向,我读了这个书突然遇到非常具体生动的例子,因为我以前认识这个女孩子,她是我男性朋友的女朋友,我怎么能知道她曾经也是一个女同性恋者,她昨天吃完饭说找一个酒吧叫“丰吧”,我说是干什么的,我酒吧去过很多,丰吧是干什么,她说是女同志酒吧,我说你去干什么,她犹豫了一下,她说你不清楚我也是一个女同志,这让我非常震惊,这是一个认识已久的朋友,坦率地跟我说事情。她说她心爱的朋友,就是我这个朋友去世以后,她双性恋的病情就更厉害一点,就偏向女同性恋这种状况,她跟我说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最大的困惑不是来自于身体的,而是来自于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就是她现在已经结婚了,她说她现在的生活状态无法面对她的丈夫,无法面对她的父母,她现在在东北,她现在伙伴的丈夫甚至找到她家里,找到她父母,给她巨大的生活压力,她说这个社会对于她们这种特殊人群的不理解,加大了她们生活的压力。因为这是一个插曲,昨天晚上我听到这个故事以后,除了聆听、理解之外,我还是震惊,另外一方面也确实觉得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除了我们看到大山的阳面以外,很多阴面我们都不了解,我们有必要把这个社会阳光所照不到的一面把它呈现出来,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对于社会也是有意义的。
这本书有益于为我们社会建立一种社会的常识,就是说有益于我们尊重基本人权,尊重人性这样的生活常识来建立。因为我们最近这一年多来,我们在报纸上,我们屡屡听到一些新闻,一些消息,我举一个例子说,比如说曾经有《新民晚报》探讨单身女性可不可以生育的问题,不是讨论应不应该,而是可不可以,这需要讨论吗,每一个人都具有生育的权利,他说单身女性可不可以生育的权利,还有艾滋病有没有结婚的权利?这需要讨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