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仅限于“教了你就学,别问那么多”上,以为一板子就能把学习的原动力打得源源直冒,其实往往不是把学生吓死,就是打出了一群呆子。我就曾见过一个英语专科毕业生,终于有机会跟外国人对话,结果全不是那么回事。
后来听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学府叫剑桥,可以因材施教把学生培育成各式各样的顶尖人才,可惜不在中国。当我知道应该并能主动去学习的时候,我也并没有对当初谢老师的教育埋怨,因为当时她本无法教我怎样去主动。我也天生怕为了考试去学,以致在部队在“要么保送进院校,要么去学开车”这个问题上,我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我实在难以想象再次去面对按部就班的教条。而一次次在文章里看到很多老学人对剑桥和剑桥精神的怀念与向往也就成了我的向往。
这时,学校又开辟了图书室,除了教学资料外,也有不少象《红楼梦》、《三国演义》之类的书,就把更多的时间泡在了里面。这时我已辞去班长职务,一捋到底,成了组长之外的一个光杆学生。同学们约摸知道一些底细,谢老师跟班干部讲过,大家也都觉得我这人有点怪,做出什么不同的事情反而正常。陈真在二年级听说了,倒是跑过来追问,我说没什么,就是不想干,他也觉得不可思议。
那时谢老师无意中说过一句话,倒是让我在以后的生活中越来越觉得重要。那天我拿着一本小说去她房间,她也正在看书,问我看的什么,我把书递给她。她问:“你还写不写东西?”我说不写了。“你上次写的那篇作文挺好的呀?”我不由笑了,说那是跟宁肮脏赌气才写出来的。
她说:“学东西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自己。”
可惜的是她只是随便一说,我当时也只是随便一听,没太在意。后来才想到这才是应该抓住的教学方针,并努力去实践贯彻的学习思想。但是那时没法深刻领悟这一点,就是知道了在那个环境也是行不通,学校最终要的是分数,分数达不到的话考学连参加的资格都没有,怕影响学校升学率和评先评级。
有时晚上在老师房间呆得晚了,就留下来。学校管理本来就松,她的房间也偏僻,没人注意。
累了,我们就在床上相拥着聊天。她总是刨根问底我以前的事,我就给她讲小时候偷苹果呀,洗澡呀,烤红薯啊什么的,她总是乐得直笑。讲到过家家时,她就抱紧我非要再过一次。讲到和狗子等人打老师的事,她非常感兴趣,要我好好讲一讲。我说那也没什么,当时有个老师的儿子跟我们是同学,有次这儿子欺负一个男生,男生去告状,那老师却振振有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