俐先大概地讲了学校的整体概况,接着讲了教师的招聘和辞退程序以及待遇,对其中的特殊之处做了详解。
招聘的特殊之处是需增教师时,她作为校长无权决定,要先向校监会提交需增教师名额和理由,由校监会批准后主持招聘,最后才由她这个校长发聘书。
首长们很关心这个校监会的设立程序和组成人员,在丹俐讲说时还插话提问。
辞退的特殊之处是,无论教师在试用期还是正式录用后,在对其考核中学生的评分占主导,充分考虑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的意见,教师的教学只有让学生满意才行。
在教师的待遇上,不单一地按国家评定的职称对待,也不单一地按课时给予补助,教学质量、教学态度、教学创新等等都细分为待遇指标,评定这些指标也不由校长说了算,有专门的评定委员会负责,其中的评定也有学生的意见。
首长们除了很认真地听着,还做着笔记,有疑问时则举手提问,好似像模像样地在听老师讲课。
然后丹俐讲具体教学情况,小学的课程基本上是按着教学大纲进行,只是在课程中加强了音、美、体中细分出来的一些特长教育,且比一般学校开设的课程多,如器乐、书法、舞蹈、游泳等等。
到了初二,在教学中则有了非常大的变化,一个年级四个班一分为二,两个班是普通教学,是按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另两个班则是特殊教育,与教学大纲脱节很多,改动很大,主要是简化了教学大纲上的内容,只挑拣浅显易懂的进行教学。
特殊教育班的学生,是在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考试中成绩偏差的,也可以说是跟不上学习进度的,通俗地讲就是那些平常人们认为的赖学生。
丹俐讲到这儿很多人都动容了,但并不是叫好那种动容,是好奇和担心地动容。
因为初二、初三还是义务制教育,咋能随意改动国家定的教学大纲呢?
还可以个大原则啊!
而且把好赖学生分班教育,这不是公然歧视成绩差的学生吗?
方明对学校这一情况也不清楚,听到旁边的几位省市领导悄悄议论,也看不到首长们的表情,他很是担心,可看丹俐仍满面笑容,好似胸有成竹的样子,他定下心继续听丹俐讲。
丹俐也注意到一些领导脸上的疑问,可她神色自若地讲:“我们把人们通常认定的优等生和差等生分开教育,是不是搞教育歧视呢?是不是要放任和淘汰差等生呢?我们回答不是,而且绝对不是!哪为什么我们要分开教育?为什么在特殊教学中要把教学大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