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缪更为冷静。萨特只有西蒙娜。德。波伏瓦作为毕生的追随者,而加缀则始终是个没有桑丘。潘沙的唐吉河德。存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对战后法国文学具有一种弥漫的影响,它提出的焦灼、厌恶、荒诞等概念几乎在各种文学流派中都有反映,因此,在战后的法国文学中,我们只看到表现了存在主义思想和情绪的作品,而并看不到以存在主义方法写成的作品。〃存在主义作家〃也是一个极不明确的概念,有时似乎只有萨特和德。波伏瓦,至多再加上加级,有时则网罗了一批在创作方法上极不相同的作家。所以,在文学上很难说有什么存在主义流派,更难说有什么〃荒诞派小说〃,也许只有在戏剧上才有真正的荒诞派。
存在主义也好,荒诞哲学也好,萨特和加谬的文学总是一种强调社会意义的文学,试图为社会提供一种行为的准则。进入五十年代,这种以积极态度为主的战后文学受到一批年轻人的挑战。他们的口吻是冷嘲,态度是玩世,精神是反潮流。他们拒绝〃介入文学〃,否定一切现存的教条和传统的观念。他们的信念是〃世界既不严肃,也不久常〃。他们的作品中的人物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却又感到无所适从的烦闷,他们既感到这个世界远非完善,又对变化表示绝望,仅止于冷潮热讽,当然批判起来也毫不迟疑。这是五十年代文坛上的一股小小的新潮流。他们被称为〃轻骑兵派〃,或称〃玩世不恭派〃,或称〃新古典主义派〃。这支队伍不大,寿命也不长,只能看作是文坛上的一伙过客,留下了一点可以作为标记的东西,就匆匆离去了。战后真正对传统小说构成威胁的,实际上只有〃新小说〃。事实已经证明,罗伯一格里耶并未能用他的作品〃打通通向未来〃的道路,正如荒诞派戏剧的创始人之一的尤奈斯库所说:〃通过新小说或者叫做客体小说,(现代派)文学已经走到了它的反面。这是一条死胡同,现在看来,人们正在回到更为传统的、尽管有些过时的(写作)形式中去,以便从这条死胡同中走出来。〃
综上所述,如果说〃在二十世纪的法国,同时并存着两种文学〃,那么,现在〃并存〃一词的含义大概已经清楚了,那就是:在二十世纪的法国,以现实主义为主体、不断吸收新观念、新技巧的传统派文学,也就是创造的现实主义文学,一直是文学的主流,各种先锋派(现代派)文学在总的文学图景中一直是支流,其真正有价值的成分或是随时被容纳进主流之中,或是保持着自己的生命力而在不同的轨道上继续生存和发展。推崇〃非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的克洛德。莫里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