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正戴帽接受群众监督呢。曾经有一次,大伯哥逃脱重围找到华兆阳家,原想躲避一时的。不想春草大义凛然,坚决不予收留。是这一次,华兆阳生平第一次对春草有了鄙夷和怨恨。鄙夷归鄙夷,怨恨归怨恨,华兆阳仍然不敢有违妇命,只好偷着塞给哥哥些钱,送他上了返乡的火车。显然,这种情形下,要把华小苏送回老家去,是不合时宜的。
秋千那儿呢,自打董亦剑成了“走资派”以后,春草坐观其变,也久未联络。后来,还是华兆阳接到一纸通知,要他参加军宣队,进驻春草所在的兵工企业,春草才嗅出形势有所变化的味道。这味道很快就得到了秋千的印证。秋千来信说,军宣队和工宣队已经进驻了林场,林场也就此改编为生产建设兵团一团。董亦剑已经被“解放”,极有可能进入“三结合”革命委员会。春草觉得自己的运气真是好。换句话说,是华小苏的运气好。她如溺水之人抓住了一根稻草,马上召集家庭会议,决定让华小苏上山下乡到秋千那里。
《秋千女人》第五章(4)
华小苏也晃荡得够了。本来还打算浑水摸鱼参军去。无奈自己的声名已然狼藉了,华兆阳也无脸把她往自己的队伍里送。现在有了上山下乡这条路,对她而言,逃得远远儿的,很可能是件好事情。尽管她从未喜欢过那个名叫秋千的小姨,但此时她也没得挑的,也就无可无不可地同意了。她的档案,很快就拨到了董亦剑的手中。
4
军宣队和工宣队一进驻林场,下手抓的头一件事,就是组织起由革命干部代表、军队代表和革命群众代表参加的革命委员会。他们的目光,第一个瞄准了董亦剑。这一次,不是要打他的“走资派”,而是要结合他,而是要当他是革命干部的代表了。
也是蹊跷,林场刚一改编制,军宣队和工宣队刚一进驻,仿佛一剂灵丹妙药,朱胜儒立马就不疯了。不但不疯了,而且主动找到军宣队政委,要求恢复革命工作。政委派人到下面一摸底,工人们反映说,那人有疯魔症。朱胜儒辩驳道,那只不过是革命斗争的需要,是一种机智灵活的战略战术。想当年,渣滓洞里的华子良还装过疯哪。初来乍到的,军宣队和工宣队们一时也分不出个家长里短。何况当初停他的职,原本也没有哪级组织下发什么红头文件。朱胜儒是有意辩之,政委们是姑妄听之。
排以上干部被召集到场部(现在是团部了)开会,重点就是讨论董亦剑的“结合”问题。这件事情事关重大,许多工人和家属自动聚来,当自己是列席的,围住了大院。正是挥汗成雨的七月,会议室的门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