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女人》第八章(4)
赵小兰的这次出现,改变了秋千对于人生的认识。不夸张地讲,是给了秋千从未有过的祥和与幸福。
第一次跟随赵小兰,走进普照寺,听着大悲咒的唱颂声,秋千忽然变成了孩子。这个孩子,是在走了太远的路之后,在走了太多难走的路之后,才找到家的。她觉得好委屈,委屈极了,委屈得无以言说,只能听任眼泪无声往下流,哗哗地流,人,也不知不觉跪了下来。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眼泪呀,擦也擦不完的眼泪,像两条欢快的小溪,流到身下的蒲团之上,很快濡湿了一大片。赵小兰不去管她。当初她第一次面对这庄严时的感动,也是用流泪来表达的。泪流出来了,那委屈就少了,心里眼里就都清亮了。
中午她们随了僧人们一起用斋。僧人们诵起了斋前课,那抚慰人心灵的唱颂,令两个女人再一次泪眼相望。素油炒的大白菜,白米饭,馒头,怎么就那么香甜啊?偌大的斋堂静悄悄的,秋千完全被那种静穆庄严震慑住了。原来人生就是这样简单的一件事情,就是吃饭时吃饭,诵经时诵经,就是担当那该担当的一切,放下那该放下的一切呵。就是这样的啊。直到随着僧人们,做完了下午的功课,老姊妹俩这才搀扶着,依依不舍地慢慢出了寺院。这一天里,秋千几乎一直在流泪。那泪流过她的心田和脑海,把她的心和脑洗得那么清爽而透明。这是她一辈子也没有过的感觉,是她再也不想丢掉的感觉。随着秋千回家的,是她在普照寺里得到的一本《般若波萝密多心经》,一本《了凡四训》,还有一只小巧的念经机。
赵小兰再一次来找秋千,是一个傍晚,秋千正在厨房里做着简单的晚餐。换作从前,秋千独自忙碌久了,难免无名火起。现在不同了。秋千一下子还读不懂那本《般若波萝密多心经》,但是这一本《了凡四训》,是一位有案可稽的凡人撰写的,读起来又朴实又亲切。每天晚上,秋千端坐于床头,细细读着这本小册子,许多想了一辈子也没想通的问题,都在这薄薄的一本小册子里,找到了答案或是通向答案的路。再看孙拴柱,是好是坏都是因果,秋千只当是在施舍了。
赵小兰的身后跟了一个人,是个高高壮壮的汉子。汉子的眼睛仍是有点睨斜,但因为这张脸已经有了沧桑,那睨斜,早已不像从前那样明显了。他是朱卫军。朱卫军没有开他那辆奔驰,是扶着赵小兰步行来的。秋千有近二十年没见到朱卫军了,乍一见面,才知道时光这东西都跑到哪儿去了。想当年那个暗恋自己的十七岁的少年,如今已然年过半百,花白了头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