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脑子里就浮现出前天郭副局长在全局《再次掀起改革开放动员大会》上满面红光、慷慨激昂的样子:
“我……我们一定要响应中央的号召,要……勇于改革,抓住机遇,改变观念,大……大胆进取;要敢想、敢作,不畏人言;要……向南方、沿海商检局学习,作到胆子再大些,工作再冒些……”
确实,80年以来,南方、沿海局改革发展得很快。其实这也不怪,一是人家有地利之优势,家大业大:国家就离不开人家,就指着人家呐。南方、沿海局的地利之势,内地局真是望尘莫及——不管你是嫉妒还是羡慕!你看,近几年,人家纷纷走出国门,在法国,韩国,日本,美国,德国,马来西亚……合资检验公证行。
“多会春江里跑起大货轮,多会儿咱省的业务和名份就上去了”,王禾总经理曾开玩笑地这样说。“所以,内地局甭想着叫上级把你派出去,而且活动起来也太费劲”,王总还说。
王经理的话还真不无道理。要想出去只能靠自己——这是他们得出的结论。并且,业务的不足,也逼着他们得走出条新道来。几年来,内地的很多商品,尽被沿海局验了——买卖人既图方便又送人情。这对原本业务量不大的内地局,形成很大压力。对从商检局碗里舀饭吃的巨方商检公司而言,更是如此。
姬逸夫知道,这几年对于作为商检公司一把手的王禾总经理来讲,日子并不好过。86年为适应改革开放新局面,各地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划出一个处的编制建立各地的进出口商品检验公司,当时叫“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主要是应付日渐增加的国外委托检验业务的需要。但渐渐出现的问题确是“僧多粥少”——“粥”还是那碗,却又冒出个“和尚”——商检公司来。这几年,商检公司跟巨方商检局的业务处室间没少发生矛盾。姬逸夫想,从1986年至1992年,我和王总这两员过关斩将、逢河搭桥的战将也真不容易,那真是运筹帷幄,披荆斩棘,使巨方商检公司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87年公司组建之初,我们两手空空、赤手空拳,甚至不知道什么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