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当初许诺说带姬逸夫去香港,本是出于当时想稳住姬逸夫耍的小花招,或者说起码没太往心里去,现在施翻起来显得不太在理,搭着面对面说合,又加以李和魏在一旁敲边鼓,所以,尽管嘴上仍然不依不娆,也只好往台下出溜。就这样,姬逸夫总算在一年半之后取得填写入党志愿书的机会。
然而,事犹未尽。
总觉着心中恶气未消的王总,在看完姬逸夫的入党申请后,跟姬逸夫说:“小姬,你看,你通篇谈得都是大道理,得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像生活、工作什么的,说说缺点,然后我们介绍人也好给你提优缺点不是……”姬逸夫的申请,是在征求很多已入党、有经验的同事、朋友或自己妻子、领导后才填写、并得到他们认可的,所以,听后不以为然,说:“王经理,我觉得入党申请书主要应当从意识形态和政治的高度,来谈对党的认识,对共产主义的认识。不应当去说什么生活、工作缺点,要那样,不成工作总结或生活检讨书啦。”
得,这下又搁车了。一来一往,折腾了一个月。最后,姬逸夫在李大可他们的劝导下,又在一片纸条上依据党员的八项义务谈了谈自己的不足,贴在申请书上,交了上去。从此就杳无音信了。
数月过后,已是91年12月中旬。这天,姬逸夫从位于河东的商检局开完会出来,在门口遇到机关党支部的组织委员义厚。义厚忙招呼他:“喂喂,小姬,你那个志愿书是咋回事啦?咋连个介绍人的签字都莫(没)啦?前几天,哦(我)遇见王经理嗡(问)他,他说叫哦行(我找)李大可咯。给李大可打电话,说是王经理不签,他也不敢签。这是闹甚咧?这一放就是半年。眼看着今年的入党指标又完了。谁也不往回拿。”
姬逸夫一听,觉得脑袋有点轰。于是,气愤地将前因后果跟义厚叨叨一遍。原想回河西公司的他,一气之下调头直奔三楼,在机关支部办公室找到安副书记、要回那份入党申请书。看来安书记对他们的情况有所耳闻,边笑边劝道:“别生气啦!回去跟老王低低头,给他个子……”姬逸夫说:“既然人家不愿当我的介绍人,那能不能换换?又不是没有别人。”“哎呀,恐怕按规定只能从你们公司那个党小组里挑!”
回到自己办公室后,姬逸夫掏出那份“旅游”半年复回的申请书,不胜感慨。书中字里行间出自内心对党的真诚热爱和那空空如也的第一第二介绍人空匡匡,形成强烈对照。那两个空匡匡,像两只讥讽的眼睛,冲着他笑。姬逸夫心中的炽热火焰,被王、李两位浇了冷水,只剩下了缕缕青烟。姬逸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